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研究邓颖超精神 学习研究邓颖超精神

邓颖超同志是关心下一代的楷模

发布时间:2012-11-21 浏览次数:0

邓颖超同志是关心下一代的楷模

纪念邓颖超同志诞辰100周年
李志新

今年2月4日地邓颖超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阅读了《邓颖超光辉的一生》一书,对她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感触很深。邓颖超同志对人民群众倾注了无限的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她一贯的座右铭。她生活俭朴,克已奉公,总是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出现在人民群众中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她半人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关心妇女解放,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也是她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她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现摘录书中披露的有关资料,介绍给我的同志和朋友们,学习和发扬邓颖超同志的革命奉献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也算是用实际行动来纪念邓颖超同志和周恩来总理吧!
       关怀和支持孩子剧团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犯上海,许多人家破人亡。很多穷人的孩子流亡到难民收容所里,为了不当亡国奴,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上海沪东临青学校的一批同学和难民收容所里其他小朋友一起组织起来宣传抗日,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捉汉奸》等小戏,这个小团体取名叫孩子剧团。
       上海沦陷后,孩子剧团决心奔赴内地宣传抗日。1938年1月中旬,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经过几千里的跋涉,终于来到了当时的抗日重镇武汉。本来满怀热忱的孩子剧团,以为到了“抗战大后方”,一切都会得到支持和解决,可没想到却遭到了武汉国民党当局的冷遇。孩子剧团听说要把他们分散到各地难童收容所去,他们难过极了,也气愤极了。
正当孩子剧团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邓颖超来看望他们了。这天下午,邓颖超来到孩子剧团的住地——汉口洪益巷培心小学。她微笑着对大家说:“我叫邓颖超,周恩来同志让我代表他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全体同志,来向你们表示慰问。”邓颖超的到来,使孩子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像久离慈母的孩子找到了妈妈,一个个激动万分。邓颖超在他们中间坐下来,仔细地询问他们从上海到武汉的经历。称赞他们年纪小志气大,勉励他们继续坚持抗日宣传工作,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没过几天,邓颖超以去看望他们,她告诉孩子们:“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听说你们生活很困难,大家从自己的零用钱中,捐给你们76元,还向社会募捐了182元。”她把这些钱交给了孩子剧团的会计,许多人感动得直掉眼泪,深深地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圣少年儿童的一片深情。
       2月8日下午,是孩子们终生难忘的时刻。邓颖超和办事处的一些工作人员,在办事处的大门口迎接孩子剧团。八路军办事处专门为孩子剧团举办了欢迎会。二楼会议室内,长桌上摆满了花生、桔子和糖果,四周贴着欢迎孩子剧团的红绿标语:“欢迎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孩子剧团!”“小孩子、大孩子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时,周恩来穿着灰棉布军装,神采奕奕,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了进来。邓颖超站在身旁,微笑着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就是你们早就盼望见到的周恩来同志!”大家又惊又喜,一齐鼓掌,涌上前去争着和他握手。接着,邓颖超还向他们介绍了叶剑英、秦邦宪、叶挺同志,以及革命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大家都热烈鼓掌。
       欢迎会上,孩子们唱了《孩子剧团团歌》,也悲壮地唱了反映战区儿童的《流浪儿》。当孩子们唱到“我们都是流浪儿,流落街头没饭吃,爸爸妈妈全被杀……” 时,周围的人眼睛都 湿润了。唱完,邓颖超温和地指着餐桌对孩子们说:“吃吧,这八样糖果看谁能吃遍。”
       最后,周恩来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讲了话。他说孩子剧团在敌人炮火中诞生,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斗争,很下容易。他鼓励说:“你们这些小朋友,是在人们瞧不起的环境中,自己斗争,自己创造,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最后他说:“我送你们救国、革命、创造三种精神,好吗?你们要一手打倒日本强盗,一手创造新中国!”孩子们齐声鼓掌,点头回答道:“好!”“好!”
       党的关怀和支持,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在武汉市青年会,举行了抗日戏剧公演,接着又到了工厂、伤兵医院、学校、街头去演出,开展宣传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新华日报》专门为此作了长篇报道。他们的活动传遍了武汉三镇。但却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武汉市党部抗敌宣传大队合编孩子剧团,实际则是控制瓦解。邓颖超知道后,及时考虑对策,告诉他们:“这件事能推就推,能拖就拖!”3月2日,孩子剧团接到“最后通牒”,说第二天派车接他们到抗敌大队去。邓颖超一听情况紧急,赶忙找秦邦宪、叶挻同志商量。
       邓颖超说:“他们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孩子们工作得很好嘛,生活上也管理得很好,为什么偏要把他们搬到市部去?搬去后,把他们关起来,什么工作都不能做,还不知会把孩子们折磨成什么样子哩!”周恩来回来后,他们商量对策,让孩子剧团连夜行动,在天亮之前乘船离开了汉口,使国民党党部的人扑了个空。
       孩子剧团在党的直接关怀下,为宣传抗战发挥了积极作用。1942年以后,因受到顽固派的威胁,孩子剧团在重庆被迫解散。周恩来、郭沫若和邓颖超等和地下党组织把团内骨干和大部分团员撤了出来,并根据每人不同情况,有的去学校读书,有的送往延安或东江纵队,也有的参加革命团体,坚持在国统区搞文艺工作。
关怀和倡导战时儿童保育会
       “七七”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略军攻占了我华北、华东大片国土。中国人民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残遭劫难。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战乱中被日本帝国主义杀害的儿童不计其数,即使能够侥幸活着的,也是背井离乡,孤苦无依。随时可能丧亡于饥寒疾病之中。更不幸的,许多儿童 在敌人残暴的轰炸之下,变成了缺臂断足的残废者。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孤儿难童急剧增加。作为陕甘宁边区妇女救国会驻武汉全、代表团团长的邓颖超,在党内又是长江局妇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兼管儿童工作。她锐敏地意识到抢救难童是刻不容缓的工作,立即做出了决定:依靠党和进步力量,团结抗日爱国人士,动员组织群众,让大家一起来抢救难童。于是,在邓颖超的领导推动下,在武汉开展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发起人的签名运动。邓颖超到武汉的时间虽短,但她对在武汉的各界名流却了如指掌。当年赫赫有名的“救国会”中就有“七君子”之一的著名女律师史良,《妇女生活》主编沈兹九,“五•四”运动的女将刘清扬等,都是邓颖超可以完全信赖的著名人士。还有几位热心公益活动的爱国将领的夫人,如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黄琪翔将军的夫人郭秀仪,以及武汉市市长吴国桢的夫人黄卓群,如果能够争取她们成为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发起人,无疑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还有与宋美龄有同学之谊并受到她赏识的宗教界妇女张谒真、陈纪彝等, 也是邓颖超需要团结和动员的力量。
       战时儿童保育会由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社会知名人士郭沫若带头签名发起,很快得到社会各界各党派人士、特别是妇女界的签名响应,签名发起人达184人。该会借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一间办公室,由徐镜平(中共地下党员)、安娥(文化界知名人士)等开始筹备,于1938年1月24日召开了发起人会议,正式成立筹备委员会,推选出李德全、曹孟君、安娥等为筹备委员,李德全任筹委会主任。为了取得国民党政府的同意,同时避免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活动,邓颖超请史良、沈兹九、刘清扬三人去见宋美龄,请她出来主持保育会工作。宋美龄应允此事。筹备工作进展迅速。
       1938年3月10日,在汉口召开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大会宣布要以艰苦奋斗和团结抗战的精神抢救和保育祖国的下一代,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建设人才。大会选出有国共两党和无党派的社会知名爱国人士56人为理事,推选出有中共代表邓颖超、孟庆树和救国会、宗教界、国民党以及社会知名爱国人士56人为理事,亲并推选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会后,由宋美龄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推选出有中共代表邓颖超、孟庆树和毛泽东为代表的以及党政军各界人士、海外侨胞、国际友人与驻华使节等286位名誉理事。其中有社会特别名流沈钧儒、郭沫若、胡适,著名华侨陈嘉庚,还有国际友人基诺和美国驻华使节本司徒雷登等等。保育会的成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非常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间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空前盛况,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反响。邓颖超此时也公开走上战时儿童保育会工俄高层领导岗位,开始为救济难童,发动妇女参加抗日而积极不懈地工作。
       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成立保育会分会,积极开展募捐,抢救与收容难童工作,包括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地区都建立了保育分会,战时儿童保育会先后在全国设立了50多个儿童保育院,共收容了三万多名儿童,使这些难童重新有了自己的家。他们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建设人才,有在成为艺术家、工程师、教育工作者,有的是各级党、政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骨干,在各条战线一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颖超通过党组织和群众救亡团体,动员组织一大批秘密党员和爱国进步的女教师、女医生、劳动、家庭妇女、家庭妇女等参加战时儿童保育工作。这项工作持续达7年之久。这7年中,战时儿童保育会的许多工作者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为革命和建设补充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这是在邓颖超的关怀和指导下,中国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一大贡献。
       邓颖超关怀下的办事处托儿所
       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不少同志已经结婚生了孩子。大家住在三层筒子楼房内,既是办公室也是宿舍。平时大家工作非常紧张,可周围的孩子常常哭闹影响工作,不少家长为此心烦意乱。
邓颖超对妈妈就:“孩子是革命的后代,应该好好地抚育他们,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1942年春,在邓颖超的提议下,办事处先办了一个托儿互助组,由妈妈们轮流看孩子,后来孩子日渐增多,于是就在办事处附近办起了托儿所。
       邓颖超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托儿所。她向妈妈提出具体要求:每人每周都要到托儿所值班一至两个半天。由于条件有限,孩子们活动较单调,她动员大家都动手给孩子们做玩具,一时间,托儿所堆满了手枪、冲锋枪、动物车、布娃娃、键子、叠纸等等。大家还收集了民间歌谣、顺口溜等,活动内容,看孩子们的表演节目。
       邓颖超以自己做过教育工作的丰富经验,引导阿姨们要研究和了解儿童的心理,推荐不少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引导阿姨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和特点进行教育。
       他告诉大家说,应该把孩子看成是革命的后代人和接班人。有的同志当了母亲,就要面对现实,现在我们条件艰苦,不可能溺爱孩子,以后条件好了也绝不能溺爱,要让孩子在风雨中长大,否则不能成为革命接班人。有些家长过分迁就孩子,他劝告说:“小孩子肠胃弱,多吃零食会生病。孩子过分任性,不但小时不好管教,长大了也影响他们的进步,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小教育孩子要明事理,慢慢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邓颖超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南方局一位同志的孩子患了严重的骨结核病,需要服用浓鱼肝油,但那时的浓鱼肝油是舶来品,既昂贵又难买,邓颖超便将友人送给他们的浓鱼肝油拿给孩子们吃。当这个孩子身穿石膏背心,躺在床上不能走动时,她和周恩来又常常去看他。她深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万般怜爱地说:“这孩子真爱罪啊!”并嘱咐孩子的妈妈一定要耐心照顾,尽可能让孩子舒服一点。
       收养培育烈士子女
       邓颖超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她比谁都爱孩子。她把一颗慈母之心,完全无私地献给了革命烈士阿洛,曾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是起义成功后成立的上海市民政府委员,后来被捕牺牲,留下一个遗腹子,起名为“则仁”。1940年在重庆期间,则仁的母亲刘尊把则仁带到周恩来和邓颖超那里,将则仁拜寄给他们,并且希望则仁已在育才学校读书,周恩来说:“育才学校就很好嘛!不一定要上延安。”
       后来,则仁随母亲离开重庆到桂林。周恩来和邓颖超常常写信鼓励则仁好好学习。
       1945年秋天,他们在重庆又见面了。这天,邓颖超早早地就在楼下等候他们。见了面,彼此激动地热情握手,周恩来从楼上走下来,一看见则仁,就和他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则仁这时已经上了交通大学,马上就要去上海报到。但是他还是想去延安学习,以便接受更多的革命教育。周恩来十分亲切地笑着对则仁说:“你已经长大了,身体好,学习成绩也好,真是一个准备着能够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以杀身成仁为法则的后代!交大设备、师资不错,就在交大读书好了。”并说:“革命教育应着重在斗争中接受锻炼。”临别时,周恩来和邓颖超特意取出一段由延安带来的毛呢衣料送给则仁。这是延安大生产的殷切期望,则仁捧在手中,激动万分。
       则仁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在国统区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表现十分出色,以致被反动派列入追捕的黑名单。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邓颖超仍然十分关心他的成长。则仁先上了俄语专科学校,后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工作。一次在中南海见面,则仁向二位老人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提到自己虽学了俄语,但对于石油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很想有机会学习一下。周总理立即写信给石油部长,不久则仁就进了北京石油学院干部特别班进修了三年。周总理和邓妈妈的教诲始终鼓励着他,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发愤努力。
       1937年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寒意袭人。这天下午,周恩来从外面工作回来,刚到八路办事处,就听到一个孩子在片面外面哭泣,经打听,原来是老战友孙炳文同志的女儿,叫孙维世。周恩来仔细端详着,追忆着这个早在广州时就熟识的孩子,他终于想起了孙维世小时候熟悉的影子,禁不住一把搂住他,连声叫到:“孩子!孩子!……”,邓颖超闻讯,抱了件棉衣急忙起来,进门便惊喜地问:“维世,孩子,你认识我吗?”“邓妈妈,邓妈妈!我们总在想你呀!”维世抱着邓妈妈,又哭了起来。原来孙维世来到武汉,向八路军办事处申请去延安,可是谁也不认识她,况且年龄小,办事处不给办理,这才急哭了。
       孙维世出生在革命家庭,父亲孙炳文和朱德是至交,也是周恩来的亲密战友。20年代初,他们一起在柏林留学,经周恩来介绍,朱德和孙炳文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的成员。回国后,周恩来和孙炳文曾在广州黄埔军校共事,周恩来离开广州时,由孙炳文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任总教官。北伐时,耿炳文是国民党革命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1927年4月,他奉党组织命令,从广东水路赴武汉,此时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叛徒告密,船到上海时,他被蒋介石特务和法租界巡捕逮捕入狱,后惨遭杀害。早在北伐之前,周恩来在广州召开秘密集会时,5岁的维世开始担当站岗放哨的任务。一有动静,就向爸爸和叔叔们通风报信。周恩来很喜欢这个机灵、懂事的孩子,邓颖超常常亲昵地称她为“我的女儿”。
       孙维世的身世,使在场的人深受感动。周恩来对大家就:“孙维世的情况很特殊,我们应该同意她的要求。孙维世不仅是孙炳文烈士的女儿,也是我们党的女儿,把党的女儿送到党的怀抱里去,让她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邓颖超亲自为维世填写了登记表,嘱咐她不要辜负了党的期望,要做一个坚强的革命者。
       不久,周恩来和邓颖超把孙维世送到了延安。他们常常写信教育和鼓励维世。后来,他们又与孙维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先后在抗大、学校和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夏,周恩来来到苏联治病,维世经毛主席批准,和周恩来、邓颖超一起飞往莫斯科。她在苏联学习了6年,不仅掌握了俄语,还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和导演系。1946年,她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立即向毛主席、接着向周恩来和邓颖超汇报她在苏联学习的情况和她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见闻。毛主席和周恩来、邓颖超都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和殷切的希望。
       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是参加南昌起义的二十五师党代表。后来被派到海南岛执行任务。不幸暴露身份而被捕,于1931年9月在海南岛壮烈牺牲。当时他地夫人赵君陶才25岁,李鹏也仅3岁。李硕勋是周恩来的战友,他死后,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在追寻着赵君陶和他的子女的下落。直到19.9年,他们得知李鹏住在成都的亲戚家中后,都得以把他接到重庆。当时,李鹏才11岁。周恩来把小孩子带到邓颖超面前,好她说:“他就是李硕勋和赵君陶的儿子李鹏。”李鹏在重庆育才学校读一段时间书后,就到了延安。周恩来、邓颖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他的学习、思想和生活。1945年11月,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李鹏被分配到前方工作。当他去向“周伯伯、邓妈妈”告别时,周恩来对他说:“光组织上入党还不行,要思想上入党,才能像先烈那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邓颖超也勉励他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还送他一床延安的”毛毯。1983年6月,李鹏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已经80岁高龄的邓颖超还专门到他的办公室谆谆嘱咐:    “不要骄傲,不要脱离群众。”
       亲切关怀北京市5位孤儿的成长
       1962年北京崇文区一个家庭,父母相继病故,撇下5位兄妹成了孤儿。长子周同山当时不过15岁,老五周同义才刚刚3岁。然而他们受到街道办事处和街坊邻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生活得十分幸福。
1964年儿童节前夕,5位孤儿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汇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且附上一张照片。
       6月2日,他们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给他们的回信,信中写道:
      “你们虽然失去了父母,但是全国更多的父母、阿姨、叔叔在关心着你们,使你们能够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这是在旧社会、今日的台湾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儿童,不能想象的。希望你们珍惜幸福的童年,努力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准备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以不辜负全国人民对你们的关怀和期望。”
       8月17日,五兄妹又被邀请参加招待外国人和小朋友的联欢会。
会上,邓颖超向他们走了过来,抱起最小的同义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又拉着同山、同庆、同来、同贺的手说:“毛主席很关心你们,周总理要我问你们好”。“我们五个孤儿问毛主席好!问周总理好!”老大周同山激动地说。
       “你们生活怎么样,有困难没有?”邓颖超又问。
       “没有困难,我们生活很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幼儿园可好啦,阿姨净做肉包子给我们吃!”小同义的天真儿语,把周围的人全逗笑了。
       联欢会结束后,邓颖超再次来到五兄妹身边,亲切地说:“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不要辜负全国人民对你们的期望呵!”
       如今,这5位孤儿果然不负众望,在各条战绩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使我对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共同革命的事迹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周恩来和邓颖超从本世纪开始,便双双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有革命家的风范,战略家的胆识,更有崇高的人格典范。他们那种在共同事业中相濡以沫、互敬互谅、同甘共苦的崇高品德,为人类树立了夫妻之间的楷模。对广大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又是两位慈祥的爷爷奶奶,有多少孩子直接得到他们的爱抚与教养,无数青年在他们的教育引导下,成长为革命与建设的骨干或栋梁之才。他们也堪称是关心下一代的楷模。


河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电话:0311-80789663   电子邮件:ggw@mail.hebtu.edu.com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